極目新聞見習記者曹雪嬌
視頻剪輯金英
“30號之前不把狗狗送走,就會有人上門處理。”11月27日,河南省鄭州市馮莊社區一名住戶告訴極目新聞記者,9月份開始,小區電梯口便張貼了全面禁止養狗的公告,現在她上班都在擔心,自家寵物狗是否會被社區上門帶走。
小區內拉“禁止養犬”的橫幅,受訪者供圖
27日下午,馮莊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,居委會確實發布了全面禁止養犬的管理辦法,出臺原因是有很多居民投訴小區內養狗帶來的衛生和安全問題。不過,居委會沒有執法權,不會強行開門搜狗。
小區全面禁止養狗引爭議
據受訪者供圖,一張名為《馮莊社區安置區管理措施意見征詢問卷統計公示》顯示,有90%居民同意,安置區內無論哪種犬只都不允許飼養;有64%的居民同意,安置區內嚴格按照《鄭州市養犬管理規定》進行犬只飼養。公示落款時間為9月15日。
馮莊社區安置區管理措施意見征詢問卷統計公示
另一張《馮莊社區安置區管理措施實施辦法》顯示,裕園五號院、泰園二號院、祥園三個安置區內禁止養犬,群眾帶頭執行,租客由房東通知到人,所養犬只一個月內治理完畢,否則負連帶責任。該《辦法》最后一段還顯示,對享受社區福利的居民和家庭不遵守《馮莊社區村規民約》《物業管理規定》和以上安置區管理措施的,視情節輕重,會受到暫停社區福利發放、扣發當年福利等處罰,落款時間為9月23日。
馮莊社區安置區管理措施實施辦法
兩份公示在網上發布后,引發諸多網友關注。有網友認為:“應該這樣,公共場合,狗是否有傳染病?居民不放心。”也有網友表示:“開車撞了人,難道是車的問題嗎?同樣,狗養不好也是人的問題。”“為什么要走極端?規范養狗不就行了嗎?”
11月27日,兩位在馮莊社區租房的居民告訴記者,在張貼公告之前,自己并沒有收到入戶調查調查的通知,不知道居委會90%的數字從何而來?
居民感到氣憤和不理解
在馮莊社區已經生活了3年多的租戶梁女士(化姓)告訴記極目新聞記者,她9月份在電梯口看到這個告示,小區門口有大喇叭吆喝“禁止養狗”,小區里懸掛了禁養的橫幅。
梁女士說:“10月底,社區在我家門上貼了告知書,通知我在5天內將狗送走。但我養的不是大型犬,有正規狗證,舍不得送走。現在我在小區遛狗都小心翼翼的,每天半夜偷著抱狗下樓,遛一會就趕緊回來。”
據梁女士所知,小區里很多狗主人都已經把狗送走了。而且她聽朋友說,在11月30日前,小區里面的狗必須要處理,否則就會有執法大會上門搜狗,她很擔心也很氣憤。
同樣生活在馮莊社區的容先生(化姓)告訴極目新聞記者,自己在這里租房有一年時間了,也是10月底接到通知,要將狗送走。
居民收到的告知書
容先生說:“每次出門遛狗,我都會栓繩、撿糞便,不知道為什么現在要出這種規定。狗證、芯片、防疫本,法律框架內的合法手續我都有。而且我的狗現在要生寶寶了,也不好搬家。自從貼完告示后,幾乎每天都會有人來家里敲門,催促我把狗送走。租房中介告訴我,如果不及時把狗送走,居委會將對業主罰款20萬元,最終罰款或將落到租戶頭上。”
居委會解釋稱居民投訴多
11月27日下午,馮莊社區居委會負責此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涉及的三個小區是原馮莊村的安置小區,小區里老人小孩很多。最近一年多,居委會工作人員經常接到投訴,小區里有一些狗的排泄物,還有人深夜遛狗擾民。居委會的入戶調查是針對業主進行的,所以小區里的租戶沒有接到通知。
這名工作人員表示,現在的管理措施確實有些極端,但社區也很無奈。他說:“去年5月和8月,在原來的村民群、物業群以及三個小區每棟樓的電梯口,都張貼了文明養狗的倡導告示,規定遛狗需要在上午9點前、晚上7點之后,但是發現根本沒有效果,所以才有了現在的管理辦法。”
社區養犬管理規定
對于罰款20萬元的說法,工作人員表示:“沒有的事。馮莊村每年12月會發放村集體福利,所以現在的規定是,如果不把狗處理,將暫停發放該戶業主的福利,待狗被送走后再重新發放。”
針對將有執法大隊強行上門搜狗執法的傳言,工作人員說:“不會有執法大隊上門,這不是執法大隊的業務范圍。居委會也沒有執法權,現在的工作主要是和房東溝通,不會強行開門搜狗。但禁養通知暫時沒有改變。”
而租戶梁女士說:“我這樣的上班族,每天都是上班前和下班后遛狗,也完全符合社區規定。希望社區能給一個解決***,而不是一刀切了之。”
來源:荊楚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