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貨日報作者:趙克山
受周邊油脂油料期貨下跌拖累,加之自身因疫情影響需求不旺,鄭州花生期貨自6月中旬后大幅回落。在消化完宏觀面利空后,7月中旬以來維持了低位振蕩走勢。展望后市,周邊油脂油料期貨企穩反彈,且自身供應偏緊,花生期貨有望筑底回升。
周邊油料市場回暖
國內花生約有一半的份額用于榨油,因此難免受到豆油、棕櫚油、菜油以及大豆、油菜籽等油脂油料期現貨市場的影響。目前,周邊油脂油料價格有望走穩,將給花生期貨帶來利多支撐。
前期棕櫚油期貨的大跌主要受到印度尼西亞出口政策的影響。因限制出口,印尼棕櫚油庫存高企,出現嚴重脹庫,不得不放松出口政策,國際棕櫚油市場出現供應寬松預期,棕櫚油價格出現雪崩式下跌。但棕櫚油價格大幅走低,跌破成本價,將影響印尼棕櫚油的生產,累庫或不及預期。另外,我們還應注意到,由于外來勞工不足,馬來西亞棕櫚油生產仍未正常,旺季不旺。
2021/2022年度南美大豆生產塵埃落定,美國新作大豆正處于關鍵生長期,由于局部降雨偏少,整體生長優良率不斷下降,截至上周已經跌破60%,至59%,***美豆期貨探底回升。雖然今年美豆播種面積增加較多,生長優良率和最終單產相關性不是很強,但在美豆關鍵生長期,天氣易被炒作,不會有更多資金盲目殺跌美豆。由于俄烏局勢沒有緩解跡象,主產國增產乏力,國際原油價格很難出現明顯回落,將繼續支撐具有生柴概念的植物油價格。
花生供應不容樂觀
去年花生上市后,收購價格高開低走,在花生上市期,持續維持低位運行,農民種花生積極性受到打擊。另外,種植、收獲花生費時費力,產量偏低,加之化肥等農資價格上漲,今年花生播種面積大幅下降。據實地調查預計,播種面積下降幅度在20%—30%不等。由于前期部分地區出現干旱,今年播種進度有所推遲,加之近期部分地區出現洪澇災害,不利于花生生長,目前市場分析機構預期今年我國花生產量為1269萬噸,同比下降22.7%,為連續第二年減產。
另外,今年我國花生進口數量大幅下降。據海關總署最新公布數據,上半年,我國花生米進口總量約為33.47萬噸,比去年同期的61.77萬噸減少45.81%。
花生需求有望轉好
花生需求主要包括兩方面,一是直接食用,二是榨油。隨著疫情得到全面控制,加之***采取一系列穩增長措施,居民消費有望增加,包括花生在內的零食消費將逐漸轉旺。另外,隨著國內油脂市場的整體下跌,花生油價格同樣大幅回落,花生油性價比提高。中秋、國慶節臨近,小包裝油生產將提上日程,油廠為節日備貨,加大壓榨開工率是大概率事件。
另外,隨著生豬價格強勁反彈,養殖產品價格走高,養殖利潤增加,包括花生粕在內的粕類需求轉旺。花生油和花生粕需求轉好,價格企穩反彈,使得油廠加工利潤上升,***油廠加大花生壓榨、采購,從而提振花生價格。
綜合以上,周邊油脂油料市場回暖,給花生期貨帶來利多支撐,加之自身供應面轉緊,花生期貨有望筑底反彈。(作者單位:金期投資)